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如何判断是不是低血压

2024.10.12 11:00

低血压可通过以下方面判断,包括症状表现、血压测量值、基础疾病、体位变化影响、家族病史。具体分析如下:

1.症状表现:低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眼前发黑、心慌、出冷汗、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突然站立或长时间蹲着后起身时更为明显。当血压过低影响到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供血时,还可能出现昏厥。

2.血压测量值:一般来说,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时,可诊断为低血压。但血压的测量应在安静、休息状态下进行,多次测量以确保准确性。

3.基础疾病:某些疾病可能导致低血压,如严重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大量失血、脱水、过敏反应等。如果存在这些基础疾病,同时伴有低血压相关症状,应警惕低血压的发生。

4.体位变化影响:直立性低血压是常见的一种类型。从卧位转为站立位,或者长时间蹲着后起身,在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且伴有头晕等不适症状,可判断为直立性低血压。

5.家族病史:家族中有低血压患者,尤其是直系亲属,自身患低血压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低血压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症状表现只是一个初步的提示,血压测量值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但也不能单纯依靠一次测量结果就下结论。基础疾病、体位变化的影响以及家族病史等都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低血压。对于怀疑有低血压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