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最近一直感觉恶心反胃,这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恶心反胃可能是由怀孕、消化系统疾病、食物中毒、药物副作用、精神因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怀孕:女性在怀孕初期,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这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导致恶心和反胃。这种症状通常在早晨更为明显,也就是常说的晨吐。一般怀孕12周后,随着体内激素水平逐渐稳定,恶心反胃的症状会有所减轻。在此期间,孕妇可以少食多餐,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包、饼干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2.消化系统疾病:像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会使胃黏膜受到损伤。胃酸分泌过多或者胃黏膜的防御机制减弱时,就容易出现恶心反胃的症状。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常见原因之一。患者除了恶心反胃,还可能伴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需要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检查等,明确病因后,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治疗,可能会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以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3.食物中毒:食用了被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后,会引发食物中毒。这些有害物质进入胃肠道后,会刺激胃肠道黏膜,打乱胃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导致恶心、反胃、呕吐、腹泻等症状。例如,食用了变质的肉类可能会感染肉毒杆菌,食用了未洗净的蔬菜、水果可能感染寄生虫。一旦怀疑食物中毒,应尽快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中毒的类型进行洗胃、补液等治疗,以排出毒素并纠正身体的水电解质紊乱。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恶心反胃等不良反应。例如,抗生素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在服用后可能会刺激胃肠道,是因为药物在胃肠道内的局部刺激或者影响了胃肠道正常的菌群平衡。化疗药物也常常会导致恶心反胃,这是由于化疗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如果是药物副作用引起的恶心反胃,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更换药物。

5.精神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的状态下,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大脑和胃肠道之间存在着双向的神经联系,当精神状态不佳时,这种联系会受到干扰,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反胃等症状。例如,面临考试、工作压力大或者生活中遭遇重大变故时,有些人就会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调整心态,通过适当的运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来缓解精神压力。

在出现恶心反胃症状时,要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尽量避免食用可能加重症状的食物,如油炸、刺激性食物。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剧烈腹痛、发热、吐血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