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用什么方法治疗

2025.03.07 20:05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常用方剂包括真武汤、生脉散、苓桂术甘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具体分析如下:

1.真武汤:真武汤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伴有阳虚水泛症状的患者。方中附子、白术、茯苓等药物能够温阳健脾、利水消肿,改善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乏力等症状。临床应用中需根据患者体质调整剂量,避免过度温燥伤阴。

2.生脉散:生脉散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的作用,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伴有气阴两虚症状的患者。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等药物能够补气养阴、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使用时需注意辨证施治,避免过度滋补。

3.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具有健脾利湿、温阳化饮的功效,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伴有脾虚湿盛症状的患者。方中茯苓、桂枝、白术等药物能够健脾利湿、温阳化饮,改善水肿、胸闷、气短等症状。应用时需注意药物配伍,避免过度利湿伤阴。

4.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伴有气虚血瘀症状的患者。方中黄芪、当归、赤芍等药物能够补气活血、改善心肌供血,缓解胸痛、心悸、乏力等症状。使用时需注意活血药物的剂量,避免过度活血伤正。

5.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伴有气滞血瘀症状的患者。方中桃仁、红花、川芎等药物能够活血化瘀、改善心肌供血,缓解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应用时需注意活血药物的配伍,避免过度活血伤正。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的配伍和剂量,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同时,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适当的运动和饮食调理,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