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踝扭伤多艾灸哪几个穴位

2025.07.23 08:36

脚踝扭伤多艾灸解溪穴、昆仑穴、太溪穴、丘墟穴、阳陵泉穴。具体分析如下:

1.解溪穴: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可疏通经络气血,缓解踝关节肿胀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操作时对准穴位悬灸10-15分钟,以皮肤微红为度。该穴位对踝关节活动受限有明显改善作用。

2.昆仑穴:在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经。艾灸昆仑穴能散寒祛湿,减轻脚踝外侧疼痛,尤其适合扭伤后伴随足跟酸胀的情况。施灸时注意避开跟腱,采用温和灸法,避免烫伤。

3.太溪穴: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属足少阴肾经。此穴能补益肾气,强化踝关节稳定性,对慢性扭伤后乏力效果显著。艾灸时以温热感渗透至深层组织为宜,每次15-20分钟。

4.丘墟穴: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属足少阳胆经。艾灸该穴可疏利关节,缓解外踝周围瘀血肿胀。施灸时配合轻微活动踝部,增强气血运行。

5.阳陵泉穴: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虽非踝部直接穴位,但通过调节胆经气血,能间接缓解踝关节僵硬和牵涉痛。艾灸时需保持体位稳定,避免移位。

艾灸前后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空腹或过饱时操作。局部皮肤破损或感染禁用,孕妇慎用。艾灸后注意保暖,2小时内勿接触冷水。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立即停止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