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血管炎是一种什么病

2025.03.13 14:19

血管炎是一种涉及血管壁炎症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这种炎症可以影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导致血管壁受损、血流受阻,进而引发多种临床症状。血管炎的具体表现因受累血管的类型、大小和部位而异,可能涉及皮肤、关节、肾脏、肺、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系统。

血管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通常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血管,导致炎症反应。某些感染、药物、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血管炎。根据受累血管的大小和类型,血管炎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大血管炎、中血管炎和小血管炎。常见的血管炎类型包括巨细胞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等。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包括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皮疹、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病变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如肾功能不全、肺出血或脑卒中。

血管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可能显示炎症标志物升高,如C反应蛋白和血沉。影像学检查如血管超声、CT或MRI有助于评估血管病变。确诊通常需要组织活检,通过显微镜观察血管壁的炎症变化。治疗血管炎的目标是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在某些类型的血管炎中也显示出良好疗效。

血管炎患者需要长期随访和监测,以评估疾病活动性和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药物副作用,如感染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等,需密切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感染,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血管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计划,以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