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镜息肉切除后便血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肠镜息肉切除后便血可能是创面未愈合、息肉切除部位感染、凝血功能异常、饮食不当、剧烈运动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创面未愈合:肠镜息肉切除后会在肠道黏膜上留下创面,在创面愈合之前,可能会有少量出血,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如果创面较大,愈合时间会相对较长,在愈合过程中容易出现便血。一般随着创面的逐渐愈合,便血情况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休息,避免肠道过度蠕动影响创面愈合。

2.息肉切除部位感染:息肉切除后,如果局部发生感染,炎症刺激会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容易引起出血。感染可能是由于肠道内细菌滋生,或者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此时患者可能还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可能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本身如果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在息肉切除后,创面止血相对困难,容易出现便血情况。这种情况需要对凝血功能进行全面检查,针对具体的凝血异常原因进行治疗,如补充血小板或凝血因子等。

4.饮食不当:术后如果食用了过于粗糙、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大量饮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容易引起创面再次出血。患者术后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原则,避免食用上述不良食物。

5.剧烈运动:术后过早进行剧烈运动,会使腹压增加,肠道受到的压力增大,从而影响息肉切除后的创面,导致出血。患者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可适当进行轻度的活动,如散步等。

患者在肠镜息肉切除后要密切关注便血情况,如果便血持续不止或者出血量较大,应立即就医。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术后护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