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如何确诊自身免疫性溶血

2025.10.20 17:59

确诊自身免疫性溶血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包括贫血相关症状如乏力与黄疸、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间接胆红素升高、外周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排除其他溶血性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贫血相关症状如乏力与黄疸: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头晕等贫血表现,同时因溶血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见皮肤及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

2.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该试验检测红细胞表面是否附着自身抗体或补体,阳性结果提示免疫介导的溶血,是诊断的关键依据。

3.间接胆红素升高:溶血时红细胞破坏增加,间接胆红素因肝脏处理能力不足而堆积,血液检测显示其水平显著上升,伴乳酸脱氢酶升高。

4.外周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发现球形红细胞增多,提示红细胞膜受损,是溶血的重要形态学证据。

5.排除其他溶血性疾病:需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鉴别,通过病史、家族史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排除干扰。

诊断过程中需综合多项指标,避免单一检查的局限性,同时关注患者用药史及感染史,部分药物或感染可能诱发溶血。治疗前需明确溶血严重程度,动态监测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