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湿痹会引起中风吗

2024.07.16 12:06

湿痹一般不会直接引起中风,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增加中风的风险。

湿痹主要是指湿邪侵袭人体关节、肌肉等部位,导致肢体关节重着、酸痛、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其病变主要集中在肢体经络关节。而中风多是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如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栓塞、血管破裂等引起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从中医整体观念来看,如果湿痹长期不愈,湿邪可能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导致气血不畅、瘀滞。气血运行受阻后,可能会对全身的血液循环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包括脑部血管。当存在其他诱发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时,这种气血不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脑血管的病变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风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如果湿痹患者长期患病,身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也可能难以抵御外邪的侵袭,包括导致中风的一些危险因素。同时,湿痹患者可能因肢体活动不利而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这也会增加血液瘀滞的风险,对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湿痹本身通常不会直接引发中风,但可能通过影响气血运行、正气等方面,间接增加中风的风险。对于湿痹患者,应积极治疗,改善症状,同时注意预防其他可能导致中风的因素,如控制基础疾病、适度运动等,以降低中风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