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静脉曲张如何艾灸

2025.03.13 14:19

静脉曲张可以通过艾灸进行辅助治疗。艾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温热刺激特定穴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静脉曲张引起的肿胀、疼痛等症状。艾灸治疗静脉曲张的原理在于通过热力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减轻静脉压力,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艾灸治疗静脉曲张时,通常选择下肢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承山等。这些穴位与下肢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艾灸这些部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静脉曲张引起的不适。操作时,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穴位进行熏灸,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烫伤皮肤。每次艾灸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每周进行2-3次,持续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症状的改善。艾灸过程中,患者会感受到温热感,这是艾灸发挥作用的正常现象。艾灸后,可以适当按摩下肢,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

艾灸治疗静脉曲张时需要注意多个方面。首先,艾灸前应确保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破损或感染处进行艾灸。其次,艾灸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老年人和皮肤敏感者更需谨慎。艾灸后应避免立即接触冷水或冷风,以免影响效果。艾灸作为一种辅助疗法,不能替代正规的医学治疗,患者在进行艾灸治疗的同时,仍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必要时结合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对于严重的静脉曲张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艾灸治疗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