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房颤有哪些治疗方法

2025.03.24 17:51

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治疗、导管消融术、外科手术和生活方式调整。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房颤的基础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率,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洋地黄类药物。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种类,定期监测药物效果和副作用。

2.电复律治疗:电复律治疗适用于药物控制无效或病情紧急的房颤患者。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分为同步电复律和直流电复律。电复律前需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血栓风险,必要时进行抗凝治疗。电复律后需密切监测心律变化,预防复发。

3.导管消融术:导管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或冷冻能量传递到心脏特定部位,破坏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恢复心脏正常节律。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房颤患者。术前需进行详细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术后需定期随访,评估手术效果和并发症。

4.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包括迷宫手术和左心耳切除术,适用于复杂或难治性房颤患者。迷宫手术通过在心房内创建一系列切口,形成瘢痕组织,阻断异常电信号传导。左心耳切除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脑卒中风险。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需密切监测心功能和并发症。

5.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调整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肥胖、吸烟和饮酒是房颤的危险因素,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可降低房颤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房颤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定期随访和监测是确保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