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急性非特异性睾丸炎应该要做什么检查

2024.10.21 14:12

急性非特异性睾丸炎的检查通常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尿常规和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具体分析如下:

1.体格检查:医生首先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重点关注睾丸、附睾的大小、形状、质地和是否有触痛。通过触诊可以了解睾丸的炎症程度,是否存在睾丸扭转等并发症。急性非特异性睾丸炎的体格检查中,医生会注意睾丸的对称性、体积、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还会检查精索、腹股沟等区域,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睾丸疼痛的疾病。

2.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炎症标志物检查。血常规可了解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判断炎症程度;尿常规可排除泌尿系统感染;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可辅助诊断。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有炎症反应。尿常规检查有助于发现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如细菌尿、蛋白尿等。炎症标志物的升高可进一步证实急性炎症的存在。

3.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睾丸、附睾的形态、大小、血流情况,判断炎症程度,并排除其他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睾丸、附睾的炎症表现,如睾丸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多等。该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睾丸扭转、肿瘤等疾病。

4.尿常规:尿常规检查可排除泌尿系统感染,了解是否存在细菌尿、蛋白尿等。尿常规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如细菌尿、蛋白尿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睾丸炎的病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5.细菌培养:在必要时,医生会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病原菌种类,指导抗生素治疗。细菌培养可以明确病原菌种类,为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对于急性非特异性睾丸炎,了解病原菌种类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滥用。

急性非特异性睾丸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急性非特异性睾丸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