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感染性关节炎怎么确诊

2025.07.23 08:37

感染性关节炎的确诊主要依靠关节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液检查:通过穿刺抽取关节液进行化验,观察颜色、黏稠度、细胞计数等指标。化脓性关节炎的关节液常呈浑浊或脓性,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关节液培养可明确致病微生物,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

2.血液检查:检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指标。感染性关节炎患者通常表现为白细胞增多和炎症标志物升高。血培养有助于发现血流中的病原体,尤其在全身感染时更具参考价值。

3.影像学检查:X线可显示关节间隙变化或骨质破坏,但早期可能无异常。超声能发现关节积液和滑膜增厚。MRI对软组织感染和早期骨髓炎敏感,可辅助判断感染范围。

4.临床表现:突发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是典型症状,常伴随发热。膝关节和髋关节最易受累。病史询问需关注近期感染、创伤或手术史,这些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5.病原学检测:除培养外,PCR技术可快速检测特定病原体核酸,提高诊断效率。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选择,尤其在耐药菌感染时至关重要。

感染性关节炎需尽早干预,避免关节永久损伤。诊断时需结合多项检查,单一指标可能不足以确诊。治疗期间应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关节制动和营养支持有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