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怎么回事

2024.12.31 08: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病因主要有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感染、遗传因素等。具体分析如下:

1.吸烟: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病因。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导致气道净化功能下降。同时,还会刺激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增生肥大,黏液分泌增多,使呼吸道阻力增加。戒烟是最关键的措施,戒烟后可使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减慢。

2.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室外空气污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和室内空气污染如厨房油烟、取暖燃料产生的烟雾等中,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质会进入呼吸道,引起气道炎症反应,导致气道黏膜损伤、黏液分泌增加、呼吸道阻力增大。改善居住环境,减少污染暴露,如使用清洁能源、加强通风等有助于减轻危害。

3.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工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粉尘如矽尘、煤尘等和化学物质如氯气、氨等时,长期吸入可导致气道和肺泡的慢性炎症,破坏肺组织的正常结构。做好职业防护,如佩戴合适的口罩、防护面罩等是重要的预防手段。

4.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感染可引起气道炎症加重,破坏气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使病情急性加重。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如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对控制病情有帮助。

5.遗传因素:少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这种遗传缺陷会导致肺组织中的弹性蛋白酶活性相对增高,破坏肺组织中的弹性纤维,引起肺气肿。对于有遗传因素的患者,早期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干预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避免着凉、劳累,保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呼吸功能和身体抵抗力。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