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护理是什么

2024.11.19 09:21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护理应根据出血情况合理调整饮食。在出血活动期需禁食,出血停止后逐渐从流食、半流食过渡到软食。

在出血活动期,禁食是为了避免食物刺激胃肠道,加重出血。当出血停止后,可先从流食开始,如米汤,容易消化吸收,不会对刚止血后的胃肠道造成较大负担。随着病情好转,可过渡到半流食,像米糊、藕粉等,这些食物富含一定营养,且较为温和。之后可尝试软食,如软面条、馒头泡汤等。饮食的温度也很重要,不宜过热或过冷,过热可能导致血管扩张再次引发出血,过冷则可能引起胃肠道痉挛。食物应细软、少渣,减少对胃肠道黏膜的机械性损伤。

在饮食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如果患者进食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调整饮食或暂停进食。同时,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增加胃肠道负担。患者在恢复期间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不利于病情恢复。还要避免食用粗糙、坚硬的食物,如坚果、油炸食品等,防止划破胃肠道黏膜导致再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