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胆管结石

2024.11.07 15:03

胆管结石是指肝内外胆管内有结石形成。

胆管结石主要分为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等因素密切相关。当胆管结石形成后,会对胆管造成不同程度的阻塞,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疼痛、黄疸、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

胆管结石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胆道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如反复发作的腹痛、黄疸等不适,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进一步引发更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对于胆管结石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超声、CT等多种检查手段。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结石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对于预防胆管结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患有胆道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胆管结石。胆管结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以保障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