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是什么

2024.09.25 08:33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

痢疾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当人体感染痢疾杆菌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引发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这种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常可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通过侵袭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和肠道功能紊乱。患者会出现高热、惊厥、意识障碍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同时伴有腹痛、腹泻、脓血便等肠道表现。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在夏秋季较为多见。由于其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对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诊断,除了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外,还需要结合粪便检查、细菌培养等实验室检查来明确。在治疗方面,应尽早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以杀灭痢疾杆菌,同时要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如降温、止惊、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挽救生命。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饮用生水,也是预防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重要措施。通过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减少痢疾杆菌的传播,能有效降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对其病原体的认识和了解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