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请问冠心病造影副作用有哪些

2025.03.07 20:05

冠心病造影的副作用包括造影剂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血管损伤、心律失常以及辐射暴露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造影剂过敏反应:冠心病造影过程中使用的造影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个体体质、造影剂种类及剂量有关。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术前应进行过敏试验,并备好急救药物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反应。

2.肾功能损害:造影剂通过肾脏代谢,可能对肾功能造成损害,尤其是原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造影剂肾病表现为造影后血清肌酐水平升高,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衰竭。为预防肾功能损害,术前应评估肾功能,术中控制造影剂用量,术后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必要时进行水化治疗。

3.血管损伤:造影过程中导管插入可能损伤血管,导致血管壁撕裂、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形成。血管损伤的发生与操作技术、血管条件及患者配合度有关。为减少血管损伤,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技术,选择合适导管,术后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心律失常:造影过程中导管刺激心脏或造影剂注入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常见的有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心律失常可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危及生命。为预防心律失常,操作应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心脏,术中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

5.辐射暴露风险:造影过程中患者需接受X线照射,存在辐射暴露风险。长期或多次接受造影检查可能增加辐射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如癌症、白内障等。为减少辐射暴露,应采用低剂量辐射技术,优化造影流程,缩短曝光时间,必要时使用防护设备。

冠心病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其临床应用价值不可忽视。任何医疗操作都存在一定风险,造影检查也不例外。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权衡利弊,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确保患者安全。同时,患者也应了解造影检查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共同促进诊疗过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