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如何治疗外耳道炎

2025.10.20 17:59

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滴耳液、保持患处干燥、口服止痛药物、清理外耳道分泌物、避免掏耳或游泳。具体分析如下:

1.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抗生素滴耳液能直接作用于外耳道感染部位,抑制细菌生长。常用药物包括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每日需按医嘱滴入患处2-3次。用药前需清洁外耳道,确保药物充分接触病灶。若出现过敏或症状加重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2.保持患处干燥:潮湿环境易加重炎症,洗澡或洗脸时可用耳塞阻挡水分进入。治疗后用干净棉签轻轻吸干耳道口水分,避免用力擦拭。游泳或潜水需暂停至痊愈,防止污水刺激导致病情反复。

3.口服止痛药物:疼痛明显时可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需注意药物剂量,避免空腹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发热,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并发症。

4.清理外耳道分泌物:医生会用专业工具清除脓液或痂皮,避免自行掏挖。分泌物较多时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配合药物治疗。操作需轻柔,防止损伤耳道皮肤或鼓膜。

5.避免掏耳或游泳:频繁掏耳会破坏耳道皮肤屏障,加重感染。治疗期间禁止使用挖耳勺等工具,游泳或接触污水可能带入细菌,延迟愈合。痊愈后也需减少掏耳频率,保持耳道清洁。

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听力下降、眩晕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日常注意耳部卫生,减少诱发因素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