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打呼噜是否正常

2024.08.06 09:45

婴儿打呼噜并不完全属于异常现象,有时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婴儿偶尔打呼噜可能是因为白天活动量大、过度劳累,或者睡姿不当导致呼吸通道暂时受阻。如果婴儿长期打呼噜,这可能是呼吸道问题的信号,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呼吸系统还在不断发育,咽部肌肉和软组织较为柔软,容易在睡眠中因为肌肉松弛而导致呼吸道部分阻塞,从而产生打呼噜的声音。婴儿的鼻腔相对狭窄,鼻塞或者分泌物增多时更容易造成呼吸不畅,引发打呼噜。

偶尔的打呼噜可能不会对婴儿的健康造成影响,但如果频繁发生,可能会导致婴儿睡眠质量下降,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长期的打呼噜可能是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小颌畸形等先天性疾病的表现,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呼吸道不通畅,影响婴儿的呼吸,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睡眠呼吸暂停,从而影响婴儿的大脑和心脏健康,甚至对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智力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如果婴儿打呼噜时伴有张嘴呼吸,可能会引起所谓的腺样体面容,即上唇外凸,长期如此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外貌和口腔发育。

家长在发现婴儿打呼噜时,应该观察婴儿的整体状况,如睡眠质量、精神状态和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婴儿打呼噜不频繁,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通过调整睡姿、确保婴儿侧睡而不是平躺、睡前适当拍背帮助排除胃内空气等方法来改善。但如果婴儿打呼噜频繁,且伴有呼吸暂停、睡眠不安、白天过度嗜睡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评估和必要的治疗。

婴儿偶尔打呼噜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长期打呼噜可能是健康问题的信号,家长应密切观察并适时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