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胆源性胰腺炎会引起肝坏死吗

2024.11.22 16:01

胆源性胰腺炎有可能引起肝坏死。

胆源性胰腺炎主要是由于胆道疾病,如胆结石、胆道感染等引起胰液引流不畅,反流至胰腺内激活胰酶,从而引发胰腺的炎症反应。在病情严重时,炎症可通过多种途径累及肝脏。一方面,炎症因子可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对肝脏细胞造成损害;另一方面,胆源性胰腺炎可能导致胆管压力进一步升高,胆汁排泄受阻,胆汁淤积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严重时可导致肝细胞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肝坏死。而且,在胰腺炎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过程中,肝脏作为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长时间的严重炎症打击下,肝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难以维持正常,就可能发展为肝坏死。

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尽快解除胆道梗阻,控制胰腺炎症。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以便早期发现肝脏是否受到损害。同时,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休息,避免饮酒和高脂肪饮食等加重肝脏和胰腺负担的因素,以降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肝坏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