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甘胆酸是什么

2024.08.10 13:55

甘胆酸是胆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的结合型胆酸之一。

甘胆酸是一种生化指标,在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在肝细胞中合成,然后分泌到胆汁中,随胆汁排入肠道,参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排泄障碍时,甘胆酸的代谢会发生异常,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水平升高。

在临床上,甘胆酸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妊娠期妇女,特别是在妊娠晚期,甘胆酸水平的升高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密切相关。这种疾病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因此监测甘胆酸水平对于评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在一些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情况下,甘胆酸也可能出现异常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和评估病情的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甘胆酸的含量较低。但当肝脏功能受到影响时,其合成、摄取、排泄等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甘胆酸在体内蓄积,进而使其血液浓度上升。除了疾病因素外,某些药物、酒精等也可能影响甘胆酸的代谢。

甘胆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化指标,对于了解肝脏功能、诊断相关疾病以及评估病情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检测甘胆酸水平,并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和症状,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同时,对于特定人群,如孕妇,定期监测甘胆酸水平对于保障母婴健康也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甘胆酸的作用和临床应用还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