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如何理解湿疹

2025.03.18 09:24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干燥、脱屑,严重时可能出现水疱、渗液和结痂。湿疹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且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理解湿疹需要从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等多方面入手,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病情。

湿疹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是湿疹的重要诱因之一,家族中有湿疹病史的人群更容易患病。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也是湿疹发生的关键,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外界刺激物和过敏原更容易侵入,引发炎症反应。环境因素如气候干燥、空气污染、接触化学物质等也会加重湿疹症状。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湿疹的症状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皮肤干燥和轻微瘙痒,重者则可能出现大面积皮肤红肿、水疱和渗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治疗和管理湿疹时,保湿是关键。使用温和的保湿剂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减少水分流失,缓解干燥和瘙痒。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如某些洗涤剂、化妆品和金属饰品,也是预防湿疹发作的重要措施。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外用或口服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或免疫抑制剂,以控制炎症和缓解症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改善皮肤健康。

湿疹的治疗需要个体化,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诱因可能不同,因此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避免过度使用激素类药物,以免产生副作用或依赖性。同时,湿疹患者应避免频繁搔抓,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和感染风险。定期复诊和与医生保持沟通,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病情。通过综合管理和科学治疗,湿疹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