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疑难杂症奔豚气

2024.09.10 18:15

奔豚气是一种中医病症名。奔豚气是指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发作性疾病。其发作时,常伴见腹痛、胸闷气急、心悸、惊恐、烦躁不安,甚至抽搐、厥逆等症状。

奔豚气的发生多与情志刺激、寒邪内侵、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从中医理论来看,其主要与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当情志不畅,肝郁化火,或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导致肝气上逆;或心阳不足,下焦寒水之气上冲等,都可能引发奔豚气。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辨证,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常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等方法来调和脏腑功能,平冲降逆,缓解症状。

对于奔豚气的认识和治疗,体现了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独特见解和整体观念。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奔豚气虽然表现为气的上冲,但实际上反映了内在脏腑功能的失衡。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症状的缓解,更要注重调整脏腑的功能状态,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同时,患者自身也需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这对于疾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奔豚气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能会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和康复机会。奔豚气虽然是一种疑难病症,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自身的调养,患者是可以逐渐恢复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