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什么是虚寒性便秘

2025.07.09 08:32

虚寒性便秘是指因体内阳气不足、寒气过重导致的排便困难,属于中医辨证中的一种常见类型。这类便秘通常伴随腹部冷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等症状,与实热型便秘有明显区别。虚寒性便秘的本质是脾胃阳虚或肾阳不足,导致肠道蠕动无力,阴寒内结,粪便滞留难以排出。

虚寒性便秘的形成与体质虚弱、饮食生冷、久病伤阳等因素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若长期摄入寒凉食物或外感寒邪,易损伤脾阳,使运化功能减弱,肠道传导失职。肾阳为全身阳气之根,肾阳不足时无法温煦肠道,阴寒凝滞,加重排便困难。典型表现为大便干结或并不干硬但排出费力,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等虚寒征象。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是常见的舌脉表现。中医治疗以温阳散寒、润肠通便为原则,常用方剂如温脾汤、济川煎等,配合艾灸关元、神阙等穴位以振奋阳气。

调理虚寒性便秘需注重日常养护。饮食应避免生冷瓜果、冰镇饮品,多选用羊肉、生姜、桂圆等温性食材。晨起空腹饮用温蜂蜜水有助于滋润肠道。腹部保暖至关重要,可佩戴护腰或热敷肚脐周围。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能促进气血运行。需警惕滥用泻药可能加重阳虚,长期依赖刺激性通便药物会导致结肠功能紊乱。若便秘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便血、消瘦等警报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夜间泡脚加入艾叶、花椒等药材,对改善虚寒体质亦有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