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打点滴血管变硬怎么回事

2025.01.02 14:38

打点滴时血管变硬可能是由药物刺激、静脉炎、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刺激: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等因素可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一些药物如化疗药物、抗生素等,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当这些药物长时间接触血管内皮时,会引起血管收缩、痉挛,进而导致血管变硬。在打点滴过程中,如果发现血管变硬,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调整药物浓度或更换刺激性较小的药物。

2.静脉炎:静脉炎是打点滴较常见的并发症。可能是由于无菌操作不严格,细菌感染血管;或者是反复在同一血管穿刺,对血管壁造成机械性损伤,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刺激会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尽量避免在同一血管多次穿刺。

3.血管损伤:穿刺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血管内膜。血管内膜受损后,机体的修复机制启动,会有纤维蛋白等物质沉积在受损部位,导致血管变硬。提高穿刺技术,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具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4.血液高凝状态:患者本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时,打点滴过程中血液容易在血管内形成微小血栓,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使血管变硬。对于存在血液高凝风险的患者,如老年人、长期卧床者等,可在医生评估后采取相应的抗凝措施。

5.血栓形成:这是较为严重的情况。当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同时存在时,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会阻塞血管,导致血管变硬、疼痛,还可能影响血液循环。一旦怀疑血栓形成,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在打点滴过程中,患者如果感觉血管不适,应避免自行揉搓或热敷,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同时,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穿刺侧肢体,以减少血管受到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