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长期卧床会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吗

2024.10.13 00:46

长期卧床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当人体长期卧床时,身体活动大幅减少,骨骼所承受的机械应力明显下降。这会使得骨骼失去正常的刺激,骨代谢平衡被打破。一方面,成骨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新骨形成减少;另一方面,破骨细胞的活性相对增强,导致骨吸收增加。长此以往,就会造成骨量丢失,骨密度降低,进而引发骨质疏松。长期卧床还会引起肌肉萎缩,肌肉对骨骼的牵拉作用减弱,也不利于骨骼健康。同时,长期卧床的人可能会存在户外活动减少、日照不足的情况,这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而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至关重要,进一步加重了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对于长期卧床的人群,需要格外关注骨质疏松的问题。应尽量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被动活动或辅助下的主动活动,以给予骨骼一定的应力刺激。饮食上要保证足够的钙和蛋白质摄入,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虾等。如果条件允许,可适当增加日照时间,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以及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长期卧床导致的骨质疏松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