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肝外胆管结石为什么会引起胰腺炎

2024.12.31 08:17

肝外胆管结石引起胰腺炎主要有胆管下端梗阻、胆汁逆流、胰管内压升高、共同通道学说、细菌毒素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胆管下端梗阻:胆管下端被结石堵塞,胆汁排出受阻。胆管内压力升高,胆汁可通过共同通道反流至胰管。这会导致胰液排泄不畅,胰管内的各种酶原被激活,引发胰腺的自身消化,从而诱发胰腺炎。对于胆管下端梗阻,治疗上多采用内镜下取石或手术解除梗阻等方式。

2.胆汁逆流:肝外胆管结石可使胆管系统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压力平衡被打破。胆汁不能正常顺行进入十二指肠,而是逆流进入胰管。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可激活胰酶原,同时对胰腺腺泡细胞产生损伤,促使胰腺炎发生。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如结石大小、位置等,选择合适的取石手段来恢复胆汁的正常流向。

3.胰管内压升高:胆管结石造成胆管梗阻后,胆管内压力增高,通过共同通道传导至胰管,使胰管内压力也升高。这会影响胰液的正常分泌和排泄,导致胰管扩张,腺泡破裂,胰液外溢,进而引发胰腺的炎症反应。解除胆管结石梗阻,降低胰管内压力是关键的治疗方向。

4.共同通道学说:肝外胆管和胰管在十二指肠乳头处有共同通道。肝外胆管结石嵌顿于此处或其附近时,可同时影响胆汁和胰液的排泄。胆汁反流进入胰管,激活胰酶,引起胰腺组织的损伤和炎症。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内镜介入或外科手术处理共同通道处的结石等病变。

5.细菌毒素作用:肝外胆管结石常伴有胆管炎,细菌感染产生的毒素可通过胆管-胰管共同通道逆行进入胰管。这些毒素一方面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另一方面可激活胰酶,加重胰腺的炎症反应。在治疗时,除了处理结石外,还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积极治疗胆管结石等胆道疾病,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