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血和月经怎么区别

2024.12.20 17:26

便血和月经可从出血部位、血液颜色、出血规律、伴随症状、血液状态这几方面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出血部位:便血是消化道出血,血液来自肠道、肛门等下消化道部位或者上消化道但经过消化后排出。而月经血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引起的出血,出血部位为女性子宫。

2.血液颜色:便血颜色多样,若为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过消化液作用,多为黑色柏油样便;下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靠近肛门的部位,可能为鲜红色血便;如果是肠道内部较深位置出血,可能是暗红色血便。月经血一般为暗红色,因为除了血液外还包含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等物质。

3.出血规律:便血没有固定的周期性规律,与肠道疾病的发作有关,例如痔疮可能在便秘、腹压增加时出现便血;肠道肿瘤可能会有持续性便血或者间歇性便血且伴有其他肠道症状。月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为21-35天,平均28天左右,每次持续2-8天。

4.伴随症状:便血常伴有肠道相关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秘、里急后重等。痔疮引起的便血可能伴有肛门疼痛、瘙痒等肛周不适症状。如果是肠道炎症导致的便血,还可能有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月经可能伴随有下腹部坠胀、腰酸、乳房胀痛等症状,在月经前或月经期出现,还可能有情绪波动如烦躁、焦虑等经前期综合征表现。

5.血液状态:便血如果是痔疮等肛门局部疾病引起的,可能是附着在大便表面的鲜血,或者便后滴血;如果是肠道内出血,血液可能与大便混合。月经血是不凝固的,因为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子宫内膜释放的纤溶酶,纤溶酶对纤维蛋白有溶解作用,使得月经血保持液态排出体外。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对出血情况有疑虑,不要自行判断,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