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哪个季节容易出现脑梗塞

2025.01.15 17:40

脑梗塞在春季和冬季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与气候变化、气温波动以及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也是气温变化剧烈的时节。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的血管逐渐扩张,血液流动加快,早晚温差大,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春季也是过敏高发期,许多人因花粉等过敏源引发身体不适,可能导致血压波动,进一步增加脑梗塞的风险。冬季则因气温寒冷,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寒冷的天气会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春冬季节的气候特点和的生理反应,使得这两个季节成为脑梗塞的高发期。

在预防脑梗塞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首先,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其次,合理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同时,适度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能够有效降低脑梗塞的发生概率。心理健康同样不可忽视,保持愉快的心情,减轻压力,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整体健康。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控制好病情,才能有效降低脑梗塞的风险。

脑梗塞的发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春季和冬季,气温的波动和生活习惯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健康。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脑梗塞的风险,保护心脑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