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肠梗阻一定要禁食吗

2024.11.07 15:04

肠梗阻患者通常需要禁食。

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的一种病症。禁食是肠梗阻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当发生肠梗阻时,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出现障碍,肠管内的食物、气体和液体等无法顺利通过梗阻部位。如果此时继续进食,会增加梗阻近端肠管内的压力,进一步加重肠管扩张、肠壁水肿等情况,使肠梗阻的病情恶化。而且新摄入的食物无法正常推进,会在梗阻部位堆积,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腹痛、腹胀等症状,还可能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禁食有助于减轻胃肠道的负担,让肠道得到休息,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在禁食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和电解质等,以维持患者身体的能量需求、水电解质平衡和内环境稳定。同时,还会针对肠梗阻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解除肠道粘连、去除肠道异物等。当肠梗阻的症状得到缓解,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时,会逐步恢复饮食,一般先从少量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直至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