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拔罐之后变成黑紫色是什么情况

2025.07.23 08:36

拔罐后皮肤呈现黑紫色可能与局部淤血、毛细血管破裂、体内寒湿较重、血液循环较差、拔罐力度或时间过长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淤血:拔罐产生的负压使局部组织充血,血液滞留形成淤血,颜色深浅与淤血程度相关,通常数日后逐渐吸收消散。

2.毛细血管破裂:负压导致皮下微小血管破裂,血液渗出至周围组织,表现为紫黑色斑块,属正常物理性损伤,无需特殊处理。

3.体内寒湿较重:中医认为黑紫色多提示寒湿凝滞,气血运行不畅,颜色越深可能反映寒湿程度越重,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4.血液循环较差:局部气血瘀滞或体质虚弱者,代谢较慢,淤血消散时间延长,颜色可能更深且持续时间更久。

5.拔罐力度或时间过长:负压过大或留罐时间超过耐受范围,易造成深层组织损伤,导致明显紫黑现象,需调整操作方式。

拔罐后避免立即接触冷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24小时内不宜剧烈运动或受风,防止加重淤血。观察皮肤变化,若出现水泡或持续疼痛需就医。体质虚弱、皮肤过敏或出血倾向者慎用拔罐。操作时选择适当罐具与时间,以皮肤潮红为度,避免过度追求颜色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