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结石引起查出尿道炎是怎么回事

2024.12.19 08:44

尿结石引起尿道炎主要与结石损伤尿路黏膜、阻碍尿液正常排出、滋生细菌、引发尿路梗阻、导致局部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结石损伤尿路黏膜:结石在尿路中移动时,会刮擦尿路黏膜,使黏膜破损。尿路黏膜原本是一道屏障,破损后细菌更容易侵入,从而引发尿道炎。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排石方法,如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多运动促进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等,同时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阻碍尿液正常排出:尿结石可能堵塞尿路,导致尿液不能顺畅排出。尿液在尿路中潴留,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细菌大量繁殖进而引发尿道炎。治疗上,要先解决结石梗阻问题,恢复尿路通畅,例如采用输尿管镜取石术等手段,并且要注意保持尿路清洁,必要时进行膀胱冲洗等操作。

3.滋生细菌:结石表面粗糙,容易吸附细菌。这些细菌在结石上不断繁殖,随着结石在尿路中的移动,细菌可扩散到尿道等部位,引起尿道炎。在处理时,一方面要去除结石,另一方面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精准使用抗生素来杀灭细菌。

4.引发尿路梗阻:尿结石造成尿路梗阻后,梗阻部位以上的尿路内压力升高,影响了尿路黏膜的正常血液循环和生理功能,黏膜抵抗力下降,容易被细菌感染引发尿道炎。解除尿路梗阻是关键,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药物溶石、手术取石等方法,同时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以增强抵抗力。

5.导致局部免疫功能下降:结石长期存在于尿路中,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这种慢性炎症会干扰尿路局部的免疫功能。免疫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不能有效地清除入侵的细菌,从而容易引发尿道炎。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去除结石这个根本病因外,还可以通过调节患者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方式来改善局部免疫功能,例如增加富含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摄入。

尿结石和尿道炎相互影响,一旦发现尿结石合并尿道炎,应及时就医,全面评估病情并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对泌尿系统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