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血应该怎么治疗

2025.01.08 07:23

便血的治疗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便血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肠道负担。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大便干结。如果是因便秘引起的肛裂等导致的便血,改善饮食结构可有效缓解症状。

2.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病因使用相应药物。如果是痔疮引起的便血,可使用痔疮膏、栓剂等局部药物,能减轻炎症、止血和缓解疼痛。对于肠道感染引发的便血,需根据感染类型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一些止血药物也可用于便血的对症治疗,如云南白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出血情况。

3.内镜下治疗:对于肠道息肉、早期肿瘤等引起的便血,内镜下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内镜下可以进行息肉切除术,直接去除病变组织,从而达到止血和治疗病因的目的。对于一些较小的血管畸形或溃疡出血,也可通过内镜下的止血措施,如电凝止血、注射止血药物等进行治疗。

4.手术治疗:当便血是由严重的肛肠疾病,如肛瘘、肛裂严重或痔疮非常严重等,或者是肠道的恶性肿瘤等引起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可以直接修复病变部位,切除肿瘤或病变组织,从根本上解决便血的问题。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术后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

5.中医治疗:中医在便血的治疗上也有一定的方法。例如,通过中药方剂进行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体征和舌脉象等,采用清热凉血、益气摄血等治法。同时,中医的针灸、艾灸等疗法也可用于辅助治疗,通过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改善便血症状。

便血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定时排便,避免过度用力排便。如果便血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腹痛、消瘦、发热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更合适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