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针灸后起了个疙瘩是怎么回事

2024.07.16 12:06

针灸后起疙瘩可能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针灸引起的局部反应、皮肤过敏、不当的针刺操作、感染或体内气血运行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针灸引起的局部反应:针灸时,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红肿、疼痛或疙瘩,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会自行消退。

2.皮肤过敏:部分患者可能对针灸使用的金属材料或消毒剂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疙瘩。此时应更换针具材料,并采用抗过敏药物进行处理。

3.不当的针刺操作:如果针灸师的操作技术不当,如针刺过深或方向错误,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形成疙瘩。此时应寻求经验丰富的针灸师重新进行调整和治疗。

4.感染:针灸过程中,如果针具消毒不严格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局部皮肤感染,出现疙瘩。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对症处理。

5.体内气血运行异常:针灸可调节体内气血运行,但有时也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疙瘩。此时可通过调整针灸方案,加强局部按摩和热敷,促进气血运行。

针灸后出现疙瘩的原因多种多样,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局部反应。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以免影响疗效和身体健康。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有助于提高针灸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