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炎会消化不良吗

2024.12.06 08:16

胃炎会导致消化不良。

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当胃部发生炎症时,胃黏膜的正常功能会受到影响。胃黏膜中的细胞负责分泌胃酸、胃蛋白酶等物质来消化食物,胃炎会使这些细胞的功能紊乱。一方面,胃酸分泌可能失调,过多或过少的胃酸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过程。胃酸过少时,不能充分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从而难以对蛋白质进行有效的初步消化;胃酸过多则可能对胃黏膜造成进一步的刺激和损伤,同时也会影响消化酶的活性。另一方面,胃的蠕动功能也可能因胃炎而减弱,正常的胃蠕动能够将食物充分混合、研磨,并逐步推送至小肠。蠕动功能受损后,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可能延长,不能及时被排空,导致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腹胀、腹痛、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对于胃炎患者,在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胃黏膜的炎症,进一步影响消化功能。同时,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定时定量进餐。还要注意胃部的保暖,避免着凉,因为寒冷刺激可能会使胃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胃部的血液循环和炎症的恢复。如果消化不良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并接受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