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球菌属是如何感染的

2025.02.03 07:57

肠球菌属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医疗操作、免疫力低下、肠道菌群失调、食用被污染食物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接触传播:肠球菌可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肠道、尿道等部位,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带菌者,如接触被污染的手、衣物、医疗器械等而感染。例如在医院环境中,医护人员如果没有严格执行手卫生,在接触不同患者时就可能将肠球菌传播给其他患者。

2.医疗操作:各种侵入性医疗操作增加了肠球菌感染的风险。如导尿、中心静脉置管、手术等。在导尿过程中,肠球菌可能会沿着尿管逆行进入泌尿系统,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手术时如果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肠球菌就可能进入手术切口,导致手术部位感染。

3.免疫力低下: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机体抵抗外界病菌的能力减弱。例如艾滋病患者、接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清除肠球菌,肠球菌就容易在体内大量繁殖,从而引发感染,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如肺部、泌尿系统等。

4.肠道菌群失调: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处于平衡状态,各种菌群相互制约。当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饮食结构突然改变等因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时,肠球菌可能会趁机大量繁殖。大量繁殖的肠球菌可能会突破肠道黏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引起菌血症等严重感染。

5.食用被污染食物:如果食物在生产、加工、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受到肠球菌污染,人食用后就可能被感染。例如未彻底清洗或煮熟的蔬菜、水果、变质的肉类等可能携带肠球菌,进入人体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引发肠道感染等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在医疗环境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肠道菌群失调等情况的发生,以降低肠球菌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