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什么可以治疗痛风

2024.11.25 13:09

治疗痛风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降尿酸药物、碱化尿液药物等。具体分析如下:

1.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一线用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能较快地缓解痛风发作时关节的红肿热痛症状,但使用时可能会有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溃疡等,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2.秋水仙碱:秋水仙碱对痛风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尤其是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主要通过干扰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白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传统的秋水仙碱用法容易出现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而小剂量使用时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不过,秋水仙碱的治疗窗较窄,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毒性反应。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尤其是对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不耐受或治疗无效的患者。像泼尼松、甲泼尼龙等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可以迅速减轻关节炎症和疼痛。不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症、血糖升高、感染风险增加等,所以一般不建议长期大剂量使用,多采用短期、小剂量的治疗方案。

4.降尿酸药物:降尿酸药物是治疗痛风的关键,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别嘌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的生成;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降尿酸效果较好且相对安全;苯溴马隆则主要是通过促进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来降低血尿酸水平。使用降尿酸药物时需要注意,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宜开始使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导致关节疼痛加重,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根据尿酸值调整药物剂量。

5.碱化尿液药物:碱化尿液药物如碳酸氢钠,可提高尿液的pH值,使尿酸不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沉积,从而促进尿酸的排泄。在使用碱化尿液药物时,要注意监测尿液pH值,一般将尿液pH值维持在6.2-6.9之间为宜,过高的pH值可能会增加钙盐结石形成的风险。

痛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同时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包括低嘌呤饮食,减少食用海鲜、动物内脏、肉汤等高嘌呤食物;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痛风的发作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