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脾切除术应该怎么护理

2025.11.03 22:12

脾切除术后护理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出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早期活动预防血栓形成、饮食调理促进恢复、定期复查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出血:术后24小时内需持续监测血压、脉搏等指标,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冷汗等失血表现。腹腔引流管需记录引流量及性质,若每小时超过100mL或呈鲜红色应立即处理。卧床期间避免剧烈咳嗽或突然体位变动,防止结扎线脱落。术后48小时是出血高风险期,需加强巡视。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每日检查敷料有无渗血渗液,隔日消毒换药。术后72小时内禁止淋浴,可采用擦浴保持清洁。体温超过38℃或伤口红肿热痛需警惕感染。免疫力低下者需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病室环境定期通风消毒,减少探视人数。

3.早期活动预防血栓形成:麻醉清醒后即可开始床上踝泵运动,术后6小时协助翻身。24小时后在搀扶下床旁活动,逐步增加行走距离。卧床期间需穿戴弹力袜,每日下肢按摩两次。出现小腿疼痛或肿胀需立即超声检查。活动时需避免牵拉腹部伤口。

4.饮食调理促进恢复:术后6小时禁食后先饮少量温水,无呕吐可进流食。2-3天过渡到半流质,选择高蛋白、高铁食物如鱼汤、肝泥。少食多餐避免腹胀,忌食辛辣刺激及产气食物。贫血患者需增加红枣、菠菜等补血食材。出院后仍需维持营养摄入2-3个月。

5.定期复查评估术后恢复情况:术后7天拆线并查血常规,1个月复查腹部超声。儿童患者需加强疫苗接种管理。出现持续发热、腹痛需及时就诊。术后半年需评估血小板变化,警惕血栓或出血倾向。长期随访中关注免疫功能变化。

术后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乘坐交通工具时需系好安全带保护腹部。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皮下出血点应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免疫功能恢复,气候变化时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自行调整抗凝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