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具体分析如下:
1.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溃疡是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导致胃黏膜或十二指肠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溃疡。溃疡侵蚀到血管时就会引起出血。患者可能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治疗上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等。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多由肝硬化引起。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静脉血流受阻,静脉压力升高,血管壁变薄,容易破裂出血。患者常有肝硬化病史,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治疗包括降低门静脉压力、内镜下止血等措施。
3.急性胃黏膜病变: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等应激状态下,或者大量饮酒、服用某些药物等可引起胃黏膜急性损伤。胃黏膜出现糜烂、出血等改变。患者可突发呕血、黑便,常伴有上腹部不适。治疗以去除病因、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为主。
4.消化道肿瘤:如胃癌、食管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供丰富,表面容易破溃出血。同时肿瘤也可侵犯周围血管导致出血。患者可能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吞咽困难等症状。根据肿瘤分期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
5.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因子缺乏等,使得止血机制出现障碍,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除了消化道出血症状外,还可能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表现。主要针对血液系统疾病本身进行治疗,如补充血小板、凝血因子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饮酒、吸烟,慎用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物。如果有慢性疾病如肝硬化等,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消化道疾病隐患。
相关推荐
下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首先,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下的出血,包括小肠出血、结肠出血,还有肛...
2020-01-03 11:16:40 315次点击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上消化道出血肯定是器质性的疾病,要看出血是哪个原因引起来的,是良性病引起来的,还...
2019-12-03 19:58:50 233次点击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消化道出血要分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溃疡病,胃溃疡、...
2020-11-12 20:53:22 315次点击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一般包括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
2020-12-11 20:39:52 82次点击
什么叫消化道出血
显而易见,因为疾病出现的消化道出血情况,都叫消化道出血。通常的临床症状可能是呕...
2020-01-03 11:01:32 576次点击
消化道出血多久可以恢复
消化道出血多久能恢复,取决于具体出血得原因,出血多为消化性溃疡所致,这种原因导致...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上消化道出血在常见的疾病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胃十二肠溃疡:约占上消化道...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多数为食管、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
消化道出血头晕怎么办
患者消化道出血,出现头晕的情况,要高度注意。出血引起的血压降低而导致脑缺血,所以...
消化道出血吃哪些药
消化道出血可以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及黏膜保护剂如康复新液、硫糖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