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血吸虫病应该怎么治疗

2025.03.05 16:30

血吸虫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和综合管理。吡喹酮是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治疗过程中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感染类型及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结合预防措施和健康管理,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影响肝脏、肠道和泌尿系统。吡喹酮作为广谱抗寄生虫药物,能够有效杀灭血吸虫成虫和幼虫,通常单次或分次口服即可达到治疗效果。对于急性血吸虫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炎症反应。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可能伴有肝纤维化或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治疗时需结合护肝药物和营养支持。对于重度感染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进行多学科协作管理。

治疗血吸虫病时需注意首先,确诊后应尽早开始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其次,使用吡喹酮时需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过量或不足。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轻微副作用,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治疗结束后应定期复查,确保血吸虫被彻底清除。预防血吸虫病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疫水,改善卫生条件,加强健康教育。通过综合治疗和有效预防,血吸虫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