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风邪犯肺是什么意思

2025.07.10 14:56

风邪犯肺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理概念,指外界风邪侵袭肺部,导致肺气失宣、卫外功能失调的病症。风邪作为外感六淫之首,常与其他病邪结合,如风寒、风热等,引发咳嗽、鼻塞、发热等呼吸道症状。这一概念源于中医外感病机理论,强调外界环境变化对人体生理平衡的影响。

风邪犯肺的典型表现包括突发咳嗽、咽痒、痰白或黄、鼻塞流涕,严重时可能出现气促或胸闷。病因多与气候骤变、人体正气不足有关。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当风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肺的宣发功能受阻,津液输布失调,可能凝滞为痰,进一步加重症状。治疗上需辨清风邪性质,风寒者辛温解表,风热者辛凉清透,常用麻黄、杏仁、桑叶、菊花等药物。现代医学中,此类症状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重叠,但中医更注重整体调理与病因祛除。

预防风邪犯肺需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风,尤其在季节交替时。饮食宜清淡,少食生冷,适当食用梨、百合等润肺食材。体质虚弱者可练习八段锦、太极拳以增强卫气。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高热不退、痰中带血,需及时就医排除肺炎等重症。需注意,中医辨证强调个体差异,同种症状可能因体质不同而治法迥异,不可自行滥用方药。长期反复发作的风邪犯肺可能提示肺脾两虚,需结合补益法调理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