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麻风病怎么形成的

2025.10.09 17:11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该病通过长期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较长,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麻风分枝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破损皮肤接触感染。感染后,细菌在体内缓慢繁殖,逐渐影响皮肤、神经和黏膜。皮肤病变表现为斑块、结节或溃疡,神经受损会导致感觉丧失、肌肉无力和畸形。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发病,但绝大多数接触者不会感染,这与遗传易感性和免疫状态有关。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避免严重后遗症。

预防麻风病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未经治疗的感染者密切接触。出现不明皮肤斑块或神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麻风病已可通过联合化疗治愈,患者无需过度恐慌,但需坚持规范用药。社会应消除对麻风病的歧视,科学认识其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共同促进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