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总是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33

总是恶心想吐可能是怀孕、消化系统疾病、内耳疾病、脑部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怀孕:女性在怀孕初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尤其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会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一般怀孕后的恶心呕吐多发生在早晨,还可能伴有食欲改变、乳房胀痛等症状。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孕期进展,症状会逐渐减轻。孕妇可通过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食物、多休息等方式来缓解不适。

2.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胃黏膜受到损伤,胃酸分泌异常,会引起恶心、呕吐。患者可能还会有上腹部疼痛、腹胀、反酸等症状。对于这类疾病,需要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需要进行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另外,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也会导致恶心想吐,是因为胆囊功能异常影响胆汁排泄,胆汁反流刺激胃肠道。患者会有右上腹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需要根据病情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3.内耳疾病:常见的有梅尼埃病,内耳的膜迷路积水会影响内耳平衡功能,除了恶心、呕吐外,还会出现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发作时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声光刺激。在缓解期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减少盐分摄入,避免劳累等预防发作。

4.脑部疾病:像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等,会压迫脑组织,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喷射性呕吐,同时可能伴有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脑肿瘤可能需要手术、放疗或化疗等。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例如抗生素如红霉素、化疗药物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或者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如果是药物副作用导致的,一般在停药后症状会逐渐缓解。如果不能停药,可与医生沟通,看是否能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在出现总是恶心想吐的症状时,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