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烧伤以后为什么会出水

2024.12.31 08:14

烧伤后出水主要有局部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皮肤屏障破坏、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炎症反应:烧伤会引发局部的炎症反应。当皮肤烧伤时,受损细胞会释放炎症介质,如组胺等。这些炎症介质会使局部的微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同时也会使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和一些小分子物质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出现出水现象。在烧伤初期,这种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损伤的正常防御反应。对于轻度的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的出水,应保持烧伤部位清洁,避免进一步刺激,可使用温和的烧伤敷料覆盖。

2.血管通透性增加:烧伤破坏了皮肤的正常结构,直接影响到血管的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后,细胞间的连接变得松散,使得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这就像一个有漏洞的容器,血液中的液体成分更容易渗出到血管外。血管通透性增加在烧伤后的早期较为明显,渗出的液体中不仅包含水分,还有电解质、蛋白质等物质。对于这种情况,要避免烧伤部位受压,防止渗出液积聚,可适当抬高烧伤部位以减轻水肿。

3.组织液渗出:烧伤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受损,正常的组织液循环被打乱。组织液原本在细胞间隙中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烧伤后这种平衡被打破。一方面,血管内的液体渗出增加了组织间隙的液体量;另一方面,受损组织的代谢紊乱也影响了组织液的回流。组织液渗出量可能会随着烧伤面积和深度的增加而增多。此时,需要防止烧伤创面受到污染,可使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避免擦拭渗出液以免加重损伤。

4.皮肤屏障破坏: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屏障,烧伤后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皮肤的角质层、表皮层等结构受损,无法正常阻止水分的散失和外界物质的侵入。水分会从受损的皮肤处渗出,同时外界的细菌等微生物也更容易进入创面,增加感染的风险。对于皮肤屏障破坏引起的出水,要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接触不洁物品,可根据烧伤的程度选择合适的创面修复产品促进皮肤修复。

5.感染:烧伤创面容易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一旦感染发生,微生物在创面繁殖过程中会释放毒素,进一步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加剧会导致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加,组织液渗出增多,同时感染还可能引起化脓等情况,使创面出现更多的渗出物。如果怀疑有感染,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感染的类型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烧伤后要避免创面受到二次损伤,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自行使用未经医生许可的药物或民间偏方涂抹创面,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以促进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