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眼科

玻璃体浑浊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2024.09.25 10:13

玻璃体浑浊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玻璃体的变性、炎症、出血、寄生虫等导致玻璃体的理化性质改变,出现不透明物质。

具体来说,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如玻璃体凝缩和玻璃体后脱离等,可形成一些浑浊物。炎症因素,如葡萄膜炎等,炎症细胞、渗出物等进入玻璃体可引起浑浊。眼部的出血,如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导致的视网膜出血,血液进入玻璃体后会逐渐形成浑浊。眼部寄生虫感染也可能使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积聚在玻璃体内导致浑浊。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如眼外伤造成玻璃体异物,长期接触放射线等也可能引发玻璃体浑浊。

在日常生活中,多种情况都可能诱发玻璃体浑浊。高度近视者由于眼轴较长,玻璃体更易发生变性而出现浑浊。一些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患者,其眼部血管可能出现病变,增加玻璃体出血的风险从而引起浑浊。另外,过度用眼、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等不良的用眼习惯,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玻璃体的正常状态。当出现玻璃体浑浊时,患者会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等现象,如果浑浊严重影响视力或伴有其他眼部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护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