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失血过多会导致什么

2025.04.16 11:04

失血过多会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凝血功能障碍、器官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休克。具体分析如下:

1.组织供氧不足:失血过多会减少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导致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全身组织无法获得足够氧气。缺氧状态下,细胞代谢受阻,尤其是脑部和心肌对缺氧极为敏感,可能出现头晕、意识模糊甚至昏迷。长期缺氧还会引发乳酸堆积,加重酸中毒。

2.凝血功能障碍:大量失血会消耗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破坏正常凝血机制。凝血物质不足时,出血难以自行停止,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失血后血液稀释进一步降低凝血功能,增加自发性出血风险,如黏膜出血或内脏出血。

3.器官功能衰竭: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器官灌注不足。肾脏因缺血可能引发急性肾小管坏死,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肠道屏障破坏导致细菌移位。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失血过多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4.电解质紊乱:失血伴随体液丢失,可能引发钠、钾等电解质失衡。低血容量状态下,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但钾离子排泄增多。严重低钾血症可诱发心律失常,而钠失衡会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加重病情。

5.休克: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0%即可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血压骤降导致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加剧,代谢产物堆积。休克晚期可能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身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器官损伤。

失血过多是危及生命的急症,需立即干预。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缺氧和电解质紊乱是关键。临床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必要时采取输血或手术措施。长期康复需关注贫血纠正和器官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