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过敏性肠炎怎么治疗

2024.12.19 16:41

过敏性肠炎的治疗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益生菌应用、心理调节。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性肠炎通常是接触特定过敏原后发病,明确并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是关键。例如对某些食物过敏,像牛奶、鸡蛋等,就应严格禁食。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来确定具体的过敏物质。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发病的可能性,减轻肠道的过敏反应,是治疗过敏性肠炎的基础措施。

2.饮食调整:采用低敏饮食方案。对于婴幼儿来说,如果是牛奶蛋白过敏,可选择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替代普通奶粉。成人则要避免食用已知过敏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易消化食物。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减轻肠道负担,缓解过敏症状。

3.药物治疗: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使用药物。抗组胺药可减轻过敏反应症状,如氯雷他定片等。对于肠道炎症较严重的情况,可能会用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等,但这类药物有一定副作用,需谨慎使用。还可能使用一些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来缓解腹泻症状。

4.益生菌应用:补充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例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抑制有害菌生长,从而减轻肠道过敏炎症反应,提高肠道的免疫力,对过敏性肠炎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5.心理调节:情绪因素对肠道功能有影响。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加重过敏性肠炎的症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可通过适当运动、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减轻焦虑情绪,这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在治疗过敏性肠炎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同时,定期复查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