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先天性心脏手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5.03.07 20:05

先天性心脏手术需要注意术前评估与准备、手术时机选择、术中操作规范、术后监护与护理、长期随访与康复。具体分析如下:

1.术前评估与准备:先天性心脏手术前需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脏功能、解剖结构、并发症等。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CT或MRI等检查明确诊断,评估手术风险。术前需控制感染、纠正贫血、改善营养状态,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手术。对于复杂病例,需多学科会诊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术前还需与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手术必要性、风险及预后,取得知情同意。

2.手术时机选择:先天性心脏手术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需根据病变类型、严重程度及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危及生命的严重畸形,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等,需尽早手术。对于非紧急病例,可选择在患儿体重增长、器官发育相对成熟时进行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同时需考虑季节因素,避免在流感高发期手术,减少术后感染风险。

3.术中操作规范:先天性心脏手术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安全有效。手术团队需具备丰富经验,熟悉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解剖特点及手术技巧。术中需精细操作,避免损伤重要结构,如传导系统、冠状动脉等。需合理使用体外循环,控制灌注压力及温度,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术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4.术后监护与护理:先天性心脏手术后需密切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术后需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观察引流液性质及量,警惕出血、低心排等严重并发症。需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需控制液体平衡,避免容量负荷过重。需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情感支持。

5.长期随访与康复:先天性心脏手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手术效果及是否存在残余畸形。需指导患者进行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需关注患者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需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日常护理要点,如预防感染、合理用药等,提高生活质量。

先天性心脏手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医疗技术,涉及多个环节的密切配合。从术前评估到术后康复,每个阶段都需精心规划与执行。医疗团队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及高度的责任心,才能确保手术成功,改善患者预后。同时,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医患共同努力,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