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2025.07.29 15:2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神经根或脊髓,导致腰部及下肢出现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腰椎的下部,尤其是L4-L5和L5-S1椎间盘,常见于中青年人群,尤其是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的人。

腰椎间盘的结构由外层的纤维环和内层的髓核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因外力损伤,纤维环可能出现裂纹,髓核则可能向外突出。当髓核压迫到神经根时,便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除了疼痛,患者可能还会感到下肢的麻木、刺痛,甚至出现肌肉无力。严重情况下,可能影响到膀胱和肠道的功能,导致排尿或排便困难。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扫描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而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至关重要。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坐立或弯腰,适当进行腰部锻炼,增强核心肌肉的力量,能够有效降低发病风险。注意合理的体重管理,避免超重对腰椎的额外压力。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人,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尽量选择低冲击的运动方式,如游泳或瑜伽,以减少对腰椎的负担。定期进行脊柱健康检查,尤其是有家族病史或职业风险的人群,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潜在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整体身体素质,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