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感染乙肝病毒怎么办

2025.08.23 20:17

感染乙肝病毒后需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和熬夜、接种疫苗预防其他肝炎病毒。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感染后应尽快到专科医院进行血液检测,包括肝功能五项、乙肝两对半和病毒DNA定量。这些指标能明确病毒活跃程度及肝脏损伤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若转氨酶升高或病毒复制活跃,需进一步评估是否启动抗病毒方案。

2.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常用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需严格按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否则易导致病毒耐药或病情反复。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副作用如乏力、头晕,需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

3.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即使症状缓解也需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B超及病毒载量。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早期发现可通过干预延缓进展。携带者若长期指标稳定,仍需每年随访一次。

4.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和熬夜:酒精会加速肝细胞坏死,熬夜则降低免疫力。饮食应清淡少油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增强体质。

5.接种疫苗预防其他肝炎病毒:乙肝患者易合并感染甲肝或戊肝,需接种相应疫苗。家庭成员也应检测抗体水平,未感染者需补种乙肝疫苗。接触血液或体液时需做好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感染后需保持心态平和,过度焦虑反而不利康复。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偏方或保健品,防止加重肝脏负担。母婴传播者需在分娩后24小时内为新生儿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任何用药或症状变化均需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